Friday, October 14, 2011

齊家貞給艾曉明的一封信


曉明,你好!

谢谢你的来信,讀了你寫的關於王荔蕻的貢獻在於從“传统拍摄”到“公民记录”的突破,我豁然開朗,意識到基金會在頒獎詞中對王荔蕻作為何楊《赫索格的日子》的“得力助手”这一評價份量尚顯不足。我想馬上又給你去信,只是正好我最近雜事堆積,人又太疲倦,就一拖再拖了。

齊氏文化基金會的頒獎對象是“獨立製片人”和“他們的助手”,所以我們將王荔蕻定位为紀錄片《赫索格的日子》的助手。我同意你所說的,如果拘泥于這樣的認識,可能忽略王荔蕻推動公民記錄運動的貢獻。她在聲援福建三網民案中創造性地運用攝像機,組織公民拍攝,即時上網傳播,這都是里程碑似的創新。這一創新,由時代巨變、科技更新和中國老百姓成熟的智慧綜合作用而成,它與“傳統拍攝”的概念不同。“警察拍攝我,我也拍攝警察”,王荔蕻和聲援現場的公民記者所做的,誰都可以具體操作,誰都可以當主角。在新媒體時代,人人搞策劃,個個是導演,這完全是可能的。

我認為,這個創新的意義太重大了,如果五、六十年前,我們就有“公民記錄”的意識,就有“公民記錄”的行動,歷史的面貌可能是另一幅樣子了。如果更多的人掌握了記錄的工具,具有發布信息的能力,信息得以迅疾傳播,那麼,尋找、追蹤、挖掘、打撈歷史真相的工作,勢必不會像廖亦武這類人所做的那樣艱難困苦,而想篡改歷史的人,也就沒那麼輕而易舉指鹿為馬了。
我們確實要感謝王荔蕻,澳洲齊氏文化基金會的頒獎詞中確實應該對王荔蕻推動“公民記錄”身先士卒的功績給予張揚。只是,我們當時沒有捕捉到推薦詞中的這段信息,它與我們擦肩而過。基金會一如既往,“將對中國獨立製片人這個群體給予持久的注视”,基金會許諾,它將不會重複這次的疏忽。

齊氏文化基金會的宗旨說,“中國很大,我們很小”,無論從哪個角度看,這很大很小的差距幾乎可以用數學上的“無窮大”、“無窮小”來描述。“無窮小”是怎麼也奈何不得“無窮大”的,可這裡,“齊”不光是齊姓家族的意思了,而是墨爾本的一批人一群人的“心齊”,“願意為中國的進步做一點事情”。不管事情多麼的不起眼,多麼的微不足道,我們將一年一年,一點一點做下去。
其實,這個我們,也包括了你,包括了你們,你們正在做使中國進步的事情。

只是相比之下,在海外生活的我們生活無虞,有完全的安全保障。而你們,在那個泥污遍佈腐敗叢生之地創造了一塊淨土,你們這群靈魂透明、心地純淨的行動者,不考慮個人得失,冒著巨大的危險,為了他人的利益,為了國家進步百姓幸福,義無反顧勇往直前,你們才真正是好樣的!我們被你們鼓舞,我們讚美你們!

我們將繼續改進,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。

謝謝!

家貞 2011,10,12.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